中国APEC商务旅行卡俱乐部

首页 > 信息发布 > 相关报道
禹作胜:利用国际资本参与国内钢铁业整合
禹作胜董事长

 

提到中国钢铁企业,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国有钢铁巨头:宝钢、鞍钢、首钢、武钢……在钢铁行业,国有企业占据了70%的江山,但就在剩下的30%中,也不乏民营钢企奇葩绽放,其中的一家民营钢企更是高速走出了一条漂亮的国际化路线——就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同一天,其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主板成功登陆,成为纽交所主板上市的第一家中国概念的钢铁公司,也成为海外“投资中国钢铁企业的唯一通道”——这就是通用钢铁控股有限公司(下称“通用钢铁”)。

这家民营钢企,其产能仅500万吨,虽然与大型国有钢企巨头过千万的产能无法相比,但它却率先拿到了国际资本市场的入场券,正在雄心勃勃地参与到整合中国钢铁行业中去。10月8日,本刊记者在北京专访了通用钢铁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——禹作胜,试图解码这家民营钢企的高速国际化之路。

海外上市四步走

2004年10月,通用钢铁在美国小型股创业板(OTC)成功挂牌上市;2007年10月,转板至美国股票交易所;2008年3月,转板至美国纽交所高增长板;2008年8月,转板至纽交所主板,成为中国钢铁第一例,也成为第一家自纽交所高增长市场转板至纽交所主板的中国公司。

每一次转板都是一次提升,四年完成了四级跳,通用钢铁绘出了一张漂亮的国际化路径图。回望走过的路,禹作胜感慨万千。

对1988 年的禹作胜来说,除了一家乡镇企业——大邱庄薄板厂大大方方的厂名,一无所有。由于资金短缺,薄板厂只上马了一个机组中的单条生产线,被工人们戏称为“单腿机组”;通过从国营钢厂买来的二手机器生产出了第一张薄板钢;一个工人盯好几摊儿,不分工种,既是司炉工,又是轧手;而车间的一角也就是厂长禹作胜的办公室。让他难忘的是,为了省钱,有一次谈业务,他硬是从大邱庄走路到了整整60多公里外的大港。

而当时的大邱庄则已经享誉海内外。有资料显示,1984-1990年间,大邱庄接待参观访问者几十万人次,而参观者中有100多个国家的外宾。其时,禹作胜事业刚刚起步,蜗居在薄板厂车间的一角埋头苦干,来到大邱庄的外宾在他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。这让他见到了外面的世界,也让他萌生了去闯荡世界的梦想。

率先引入代理商股东制

1995年,大邱庄薄板厂初具规模,其产品销路很好。禹作胜笑着告诉记者:“当时,最牛的是厂销售处处长。”

当年的钢铁市场需求旺盛,几乎供不应求。如果要买点钢铁,在国营厂,必须要领导批条子才能买到,而代销商更是向钢厂陪尽了笑脸,但禹作胜没有陶醉于眼前,他看到了长远。他深知,一旦钢材销售形势不好,这些代销商就会立刻了无踪影,那对钢厂的打击无疑是沉重的。

如何让销售商与钢厂同甘苦共患难?在钢材市场走俏时,不愁货源;在市场低迷时,也能始终如一?禹作胜采取了让业界叹服的远见策略——让代理商与薄板厂踏上了同一辆战车。这就是吸纳代理商成为薄板厂的股东,当年,他就接受了13名代理商股东。

禹作胜解释说:“其实,这是源于当时国外流行的代理制度,再加上大邱庄的中国特色而已。”不过,他同时表示,作为民营企业,先天不足就是家族性——松散有余,规范不足,这显然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。代理商制度显然规范了厂家与商家关系,从而为双方的长期合作奠定了基础。

记者获悉,就在10月19日即将召开的通用钢铁20周年庆典上,禹作胜还要表彰两位特殊的成员——这就是与薄板厂携手走过20年的两位代理商。

反向收购成功上市

1998年,大邱庄薄板厂由乡镇集体企业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,两年后更名为大邱庄薄板有限公司,从此进入企业的快速发展期。在这期间,第二分厂、第三分厂相继落成,由单个机组到四台机组再到十条生产线,薄板公司开足马力,产量突飞猛进。至2000 年,这个最初只有一台轧机、年产3万吨薄板的小厂已经具备了10台轧机40万吨的生产能力,被认为是薄板行业中全国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企业。

禹作胜告诉《中国经济周刊》:“1996年,我们将总部搬到了天津市;2000年,又将总部搬到了北京。”尽管离经济中心越来越近,他却感到了彷徨,公司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,但作为民营钢铁企业,它最终将走向何方?

作为民营钢铁企业,禹作胜看到了很多的先例,自建小高炉开始,经过滚雪球似的发展,规模由小变大,但结局无外乎有两条:要么被其他大的钢铁公司吞并;要么因落后的技术设备而被淘汰出局,最终留下一大堆废铜烂铁。

纵观行业形势,禹作胜认为,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,是钢铁行业发展的最好机遇期,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,但中国钢铁企业数量众多,集中度低,产业整合和产业升级是大势所趋。

既然如此,与其被动被整合,还不如主动去参与整合。但靠什么去整合?与众多的国有巨头钢铁公司相比,禹作胜的公司几乎排不上号。他开始寻求抓住产业发展的牛耳——资本。钢铁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,谁抓住了资本市场,谁就能够站在产业整合的高端。印度钢铁巨头米塔尔之所以驰骋全球,就在于其雄厚的资本实力。

2003年,禹作胜做出了“占据资本市场高端,主动参与到中国钢铁行业整合当中去”的战略选择,并在2004年付诸实践。同年,大邱庄薄板有限公司采用反向收购方法,成立了通用钢铁控股有限公司,保持了对公司的绝对控股权并于10月在美国上市。

在资本市场畅游了四年后,对于当前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,禹作胜向记者表示:“金融危机更让美国投资者增添了对中国市场的信心,以及对中国公司的投资意向。”对当前行业内原材料价格上涨,而钢材价格回落的双重困境,禹作胜认为这些都是暂时的困难,“只要中国经济基本面是好的,明天一定会更好。”

借国际资本平台腾飞

借国际资本雄风,通用钢铁开始在国内外钢铁行业整合中崭露头角。

2007年6月,通用钢铁与陕西龙门钢铁集团成立了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;2007年7月,与包头钢铁集团建立了合资公司;2008年6月,成功收购了茂名恒大钢铁集团有限公司;2008年9月,与莱钢集团烟台钢管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意向书,踏出了向高端管加工市场进军的步伐。

禹作胜向《中国经济周刊》透露,就在今年,通用钢铁拟与美国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,以便吸收世界领先技术。

对于行业整合,通用钢铁还提出了自己的体制优化策略——“提升民营,改造国有”。禹作胜解释到:“通用钢铁发展的快车道就是参与整合,而整合对象有民营和国有体制两种,这两种体制各有利弊,必须要进行改造创新,寻求第三种体制,向市场化、规范化、国际化转型。”

从村办集体企业、股份合作制企业、中外合资企业到上市公司,通用钢铁几乎经历了一家有中国特色企业的所有业态,在20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从大邱庄薄板厂到通用钢铁控股有限公司的蜕变,其发展浓缩了改革开放30年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历程。

“要么不做,要做就做得好一点。”禹作胜告诉记者。这就是通用钢铁一路走来的秘诀所在。